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甲午战争北洋水师防护巡洋舰“济远”号详细介绍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旗舰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北洋水师的致远、济远舰到底是铁甲舰还是木头船?
济远和致远都属于穹甲巡洋舰,而非铁甲舰。它们的侧面只有一层较薄的穹甲防护带,与铁协木壳船相比,防护能力较强,但并不等同于铁甲舰。 北洋舰队中,定镇远被视为一等铁甲舰(战列舰的前身),而经远和来远则属于装甲巡洋舰。
济远和致远都是穹甲巡洋舰,只是侧面有一层薄弱的穹甲防护带,并不能称为铁甲舰,但比当时的铁协木壳船(广甲广乙等无防护巡洋舰)要好的多。北洋舰队只有定镇远是一等铁甲舰(战列舰前身),经远来远是装甲巡洋舰,防护设计类似定远的铁甲堡(都是德国造),接近二等铁甲舰。但吨位等达不到。
其中,定远和镇远属于定远级铁甲舰,这两艘铁甲舰是当时北洋水师最强大的战舰。快船主要用于快速运输和侦察任务,装甲巡洋舰则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能够抵御敌方的炮火,经远和来远即为这一类型。防护巡洋舰如济远、致远、靖远,则是专门为防御设计,能够在近距离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济远号:巡洋舰,排水量2300吨,马力2800匹,航速15节,装备11门火炮和4具鱼雷发射简,乘员204人,方伯谦管带,德国制造,1883年下水。 平远号:近海防御铁甲舰,排水量2100吨,马力2400匹,航速11节,装备11门火炮和1具鱼雷发射简,乘员145人,李和管带,福建制造,1889年下水。
北洋水师的铁甲舰镇远与定远,均由德国制造,各重7335吨,配炮22门。这两艘舰船是北洋水师的旗舰。济远与经远作为巡洋舰,同样来自德国,济远的排水量为2300吨,装备18门炮;经远稍大,排水量2900吨,装备14门炮与4个鱼雷管。
“济远”号穹甲巡洋舰被俘
年三月下旬,历史上的“济远”级穹甲巡洋舰遭不幸,被敌方俘获。当它出现在吴港时,舰身的涂装仍然保留着其北洋海军时期的鲜明印记,仿佛还在诉说着过去的荣耀与沧桑。
年3月下旬,被俘后到达吴港的“济远”,舰体涂装还保留着北洋海军时代的特征。1896年11月25日在横须贺参加明治天皇海上阅舰式的“济远”,已经改成了日本海军的白色涂装。
在北洋海军的战败过程中,多艘舰船被日本俘获。
没有那么多,北洋有如下舰船被俘:镇远 铁甲舰 被俘刘公岛中 济远 穹甲巡洋舰 威海保卫战失败后被俘 平远 近海防御铁甲舰 降于刘公岛中 广丙 鱼雷巡洋舰 降于刘公岛 其中广丙是广东海军的,并非北洋的;也就是北洋共三艘战舰被俘虏,都是不容易被击沉的铁甲舰、穹甲巡洋舰等。
年7月23日方伯谦再度作为队长,率穹甲巡洋舰“济远”、鱼雷猎舰“广乙”、练习舰“威远”抵达朝鲜牙山,护卫运兵船。
济远,刘公岛沦陷后被俘,编入倭寇舰队,为三等海防舰,于日俄战争时在旅顺港外围触雷沉没。平远,刘公岛沦陷后被俘,编入倭寇舰队,为一等炮舰,于日俄战争时在旅顺港外围触雷沉没。
疑云重重的丰岛海战,“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的临阵表现究竟如何呢?_百度...
其管带方伯谦,因“首先退避”、“牵乱队伍”、“拦腰中撞扬威”三条大罪,被清廷在旅顺黄金山炮台就地正法,永远载在历史耻辱柱上。
海战中,北洋海军的两艘弱舰“超勇”、“扬威”先后中弹起火沉没、搁浅。战至下午3时30分,“致远”沉没,方伯谦即率“济远”逃出阵外。僚舰“广甲”见状,也随之逃跑。日本先锋队四舰转而围攻“经远”,将“经远”划出阵外击沉。
首先来说一下方伯谦在丰岛海战中的表现,北洋水师有广乙、济远两艘巡洋舰,日本联合舰队有吉野、秋津洲、浪速三艘巡洋舰。
在黄海海战中,方伯谦再次表现出了胆怯。他并未积极参与战斗,而是选取在战斗中逃跑,他的逃跑路线与丰岛海战时如出一辙,都是选取浅水区以阻止追击。他的行为导致了扬威舰的搁浅。尽管黄海海战结束后,济远舰仅中弹15发,但这并不能证明他的英勇,反而更加凸显了他的怯懦。
北洋海军“济远”管带方伯谦,因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率舰先退之罪名,于1894年9月24日被清廷以“临阵脱逃”之罪名处斩于旅顺口。百多年来,史学界对于方伯谦之死时有争论,但在大陆的大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均持否定态度,故此问题作为甲午战争史研究中的一个支课题,只是在专业圈子中为学者所关注。
一八九四年八月二〖Fourteen〗、日清政府下令将方伯谦“撤任,派人看管候奏参”。同日,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本月十八日开战时,自致远冲锋击沉后,济远管带副将方伯谦首先逃走,致将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著即行正法”。翌日凌晨5时,方伯谦在旅顺黄金山下大船坞西面的刑场上被斩首,时年41岁。
“济远”号穹甲巡洋舰打捞
〖壹〗、在20世纪80年代,一段历史的碎片被重新发掘。山东烟台救捞局与江苏靖江海洋工程公司的联合行动,从海底捞起了部分“济远”号穹甲巡洋舰的遗物,如武器和舰材,这些沉寂的遗物如今陈列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无声地讲述着“济远”号的命运变迁。
〖贰〗、北洋海军的穹甲巡洋舰“济远”被日军俘虏后沿用了原舰名,于1895年3月16日正式编入日本海军军籍,仍列为巡洋舰,1898年3月21日根据当时日本海军的标准又改为三等海防舰类别。
〖叁〗、“济远”舰订购计划为“定远”级的第3艘舰,后应经费短缺而缩水改为订造穹甲巡洋舰,在同级战舰中只有这一艘。在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济远是北洋舰队中唯一参加丰岛海战及黄海海战两场战事的战舰。
〖肆〗、年7月23日方伯谦再度作为队长,率穹甲巡洋舰“济远”、鱼雷猎舰“广乙”、练习舰“威远”抵达朝鲜牙山,护卫运兵船。
〖伍〗、因此,「 ”来远”号和姊妹舰「 ”经远”号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后人贴上了「 ”高质量等付品”的标签,并且联想到之前中国在德国订造的穹甲巡洋舰「 ”济远”号而发生的有意无意的节外生枝,一个结论也就得了出来:「 ”中国人替德国人发展造舰技术的探索付了帐,当了冤大头”。
〖陆〗、一艘大型远海战船所装备的该型火炮不到10门,外加许多火铜和燃 烧的投掷物,还有弓箭。远海战船全部由渔船和运输船改造,一般配炮1~4门。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最大的舰船排水量不到300吨,长30多米,宽6米。桅杆高20-30米。载人不到100。反应慢,射程近。
“济远”号穹甲巡洋舰参战
年7月22日,护送“爱仁”号和“飞鲸”号运兵船至朝鲜牙山的“济远”号与“广乙”号巡洋舰,在返回途中于丰岛海面遭遇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激战中,“济远”号望台被榴霰弹击中,牺牲了帮带大副沈寿昌和天津水师学堂见习学生黄承勋。
在20世纪80年代,一段历史的碎片被重新发掘。山东烟台救捞局与江苏靖江海洋工程公司的联合行动,从海底捞起了部分“济远”号穹甲巡洋舰的遗物,如武器和舰材,这些沉寂的遗物如今陈列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无声地讲述着“济远”号的命运变迁。
这些出水遗物,默默地诉说着那艘被扭曲了的利刃——“济远”号的故事。北洋海军的穹甲巡洋舰“济远”被日军俘虏后沿用了原舰名,于1895年3月16日正式编入日本海军军籍,仍列为巡洋舰,1898年3月21日根据当时日本海军的标准又改为三等海防舰类别。
年三月下旬,历史上的“济远”级穹甲巡洋舰遭不幸,被敌方俘获。当它出现在吴港时,舰身的涂装仍然保留着其北洋海军时期的鲜明印记,仿佛还在诉说着过去的荣耀与沧桑。
济远号舰史
济远号舰史如下:建造背景与过程:济远号巡洋舰原本是清政府计划在德国Stettin的Vulcan船厂订购的“定远”级巡洋舰的三号舰,但由于资金问题,最终改为建造一艘较小的巡洋舰。该舰于1883年6月6日开始下水,历经一年多的建造,于1885年8月正式完成,耗资620,000两白银,之后加入了北洋水师的行列。
清政府向德国Stettin的Vulcan船厂订造的巡洋舰,本来是作为“定远”级的三号舰订造的,后由于经费不足改为建造巡洋舰。1883年6月6日下水,1885年8月建成,同年10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620000两。济远舰在甲午战争中参加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
年黄海激战,济远号舰长方伯谦的抉择与后果 作为北洋水师的旗舰,济远舰在战前备受瞩目,然而,它的舰长方伯谦却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令人震惊的抉择。1880年,李鸿章以前瞻性的眼光购买了济远舰,这艘装甲巡洋舰,其性能远超定远、镇远,成为对抗列强的有力武器。
侯久满是电视剧《枪炮侯》中杜撰的虚拟人物,历史上没有关于侯久满的记载。因为在历史上济远舰在丰岛海战中用尾炮轰击吉野的炮手是王国成,所以可以推测,侯久满的人物原型是王国成。
舰尾的150mm克虏伯后主炮同样引人关注,同样采用露炮台式炮座,现保存在旅顺万忠墓纪念馆,象征着那个时代的战争记忆。此外,济远号舰还配备了4门47mm哈乞开斯单管速射炮,这两门珍贵的炮台近来也位于刘公岛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其快速的射击能力无疑增加了战斗的灵活性。
炮手方面,有两位英国人参与,汤玛斯和华尔浦尔在甲午战前曾从海关舰队借调而来。在方伯谦被处死后,济远号的指挥权交给了继任管带林国祥,他之前是广乙舰的管带。水兵王国成,山东文登人,是舰上的另一重要成员。这些军官和水手们在那个动荡的时代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他们的命运与历史紧密相连。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