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邓艾偷渡阴平灭蜀汉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邓艾偷渡阴平走了多久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魏灭蜀之战-第四章(下)-偷渡阴平
〖壹〗、偷渡阴平是魏灭蜀之战中的关键行动,以下是关于这一行动的主要内容:邓艾提出偷渡阴平计划:在剑阁战役胶着之际,邓艾发现蜀汉防守漏洞,提出了自阴平出奇兵,经汉德阳亭直取涪城的计划。此计划旨在诱使姜维回援或直接威胁蜀汉腹心。
〖贰〗、邓艾顺利接收成都,蜀汉宣告灭亡,但战后阴霾仍笼罩巴蜀,西南局势未定。这场战役以三个月的激烈战斗和刘禅的投降,结束了蜀汉二帝四十三年的国祚。
〖叁〗、在魏国灭蜀之战中,邓艾率军偷渡阴平,是一次极为关键的军事行动。
〖肆〗、偷渡阴平,是三国末期,曹魏灭蜀汉之战中的一次决定性的军事行动。钟会所指挥的东路魏军是主力,虽然占据了汉中一带,但被大将军姜维所率蜀汉军阻拦在险要之地剑阁,无法前进。
〖伍〗、马邈在邓艾攻破江由后投降的原因主要是其伏兵被魏军击败,江由陷入险境。以下是具体分析:魏军偷渡阴平,直逼江由:景耀六年,魏国发动灭蜀之战,邓艾率军偷渡阴平小道,历经艰险,最终到达江由。马邈伏兵被败:邓艾的部将田章在到达江由前,遭遇了蜀汉军的伏击。
〖陆〗、又在蜀汉腹地绵竹大破诸葛瞻、攻占涪城(今四川绵阳),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结束的序幕。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回顾魏灭蜀之战,邓艾偷渡阴平,可以称之为打破僵局的重要一步。
邓艾偷渡阴平,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壹〗、邓艾最后的结局是被杀。具体来说:立功受封:邓艾在偷渡阴平,攻克江由,拿下绵竹,斩杀诸葛瞻,大军逼近成都后,迫使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因此立下大功,被封为太尉,增加食邑两万户,两个儿子也被封为亭侯。建议伐吴:邓艾在灭蜀后,向司马昭提出了趁胜伐吴的建议,但司马昭并未采纳。
〖贰〗、邓艾最后的结局是被杀。以下是关于邓艾结局的详细分析: 立功封赏 邓艾在公元263年率军偷渡阴平小路,成功攻克江由、拿下绵竹,并斩杀诸葛瞻,大军逼近成都,迫使刘禅投降,从而灭亡了蜀汉。立此大功后,邓艾被封为太尉,增加食邑两万户,两个儿子也被封为亭侯,各食邑千户,可谓位极人臣,光宗耀祖。
〖叁〗、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率军偷渡阴平小路,攻克江由,拿下绵竹,斩杀诸葛瞻,大军逼近成都,刘禅迫于形势选取投降,蜀汉灭亡。
邓艾偷渡阴平的行动中发生了什么?促成了蜀汉的灭亡
绵竹之战:在成都平原,邓艾遭遇了蜀汉最后的抵抗力量,由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率领。但诸葛瞻优柔寡断,未能将邓艾堵在山区,最终在绵竹一战中全军覆没。直扑成都:绵竹之战后,邓艾直扑成都城下,刘禅在和大臣们商议后,决定向邓艾投降,蜀汉由此灭亡。
偷渡阴平是魏灭蜀之战中的关键行动,以下是关于这一行动的主要内容:邓艾提出偷渡阴平计划:在剑阁战役胶着之际,邓艾发现蜀汉防守漏洞,提出了自阴平出奇兵,经汉德阳亭直取涪城的计划。此计划旨在诱使姜维回援或直接威胁蜀汉腹心。
立功受封:邓艾在偷渡阴平,攻克江由,拿下绵竹,斩杀诸葛瞻,大军逼近成都后,迫使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因此立下大功,被封为太尉,增加食邑两万户,两个儿子也被封为亭侯。建议伐吴:邓艾在灭蜀后,向司马昭提出了趁胜伐吴的建议,但司马昭并未采纳。
邓艾偷渡阴平灭蜀是真实发生的,但邓艾的兵力是多少?
邓艾偷渡阴平灭蜀时,他的兵力不是2000人,而是三万精兵。演义中的描述:邓艾在摩天岭时只有2000兵马,但这是因为他精选了三万兵马,梯次前进,每行进大约100里,就会留下3000兵驻扎。所以,到达摩天岭的虽然只有2000人,但其他的并不是死了,而是分梯次驻扎。
综上所述,邓艾偷渡阴平灭蜀时的兵力是数万人,而非2000人。这一兵力规模使得邓艾能够在江油等地取得胜利,并最终迫使刘禅投降。
邓艾偷渡阴平灭蜀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但邓艾的兵力绝不是2000,不但史书上不是,演义中也不是。很多人觉得邓艾偷渡阴平最后就剩下了2000人,这是受演义中一段文字的影响。魏兵沿途下了数寨,只剩下二千人马。前至一岭,名摩天岭,马不堪行,艾步行上岭,正见邓忠与开路壮士尽皆哭泣。
邓艾在魏国伐蜀时,初始兵力为三万人。这是史书中明确记载的,没有争议。兵力损失 邓艾率部偷渡阴平,穿越七百里无人区,攀爬悬崖峭壁,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由于地形险峻,士卒死伤不少。据史书记载,当邓艾到达江油时,兵力已经减少到了一万人。
邓艾偷渡阴平,为何灭蜀如此容易?
邓艾偷渡阴平灭蜀容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出其不意:阴平道比蜀道更险峻,蜀汉没料到魏军敢走此绝路。邓艾率军穿越七百里无人区,出现在江油关城下时,蜀军以为神兵天降,守将马邈直接投降。这使邓艾军获得后勤补给,能继续作战,且如尖刀直插蜀国心脏,剑阁守军来不及回援。
邓艾碰到的钟会富有冒险精神,同意了邓艾的要求,于是蜀国亡了。而魏延碰到的诸葛亮是个谨慎的人,没有同意魏延的请求所以伐魏失败了。而很多人也因此事抨击诸葛亮,觉得他太过谨慎,谨慎到头了才错失了汉室三兴的最后机会。
根本原因在于,蜀国地处偏远,人口不足,战争潜力不够,再加上蜀国人才后期凋零,政治腐败无能,失败是必然的。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不能审时度势,贸然出击导致全军覆没,成都门户绵竹失守。蜀汉(221年5月15日 [1] —263年),三国之一。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後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率军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曹魏大军被蜀军阻于剑门关外,准备退军。
详解三国邓艾偷渡阴平灭蜀之战,其实堡垒通常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壹〗、这揭示了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深刻道理。综上所述,邓艾偷渡阴平灭蜀之战是蜀汉内部问题累积导致的直接结果,也是三国时期权力斗争、内政腐败和内部危机对国家命运影响的深刻体现。
〖贰〗、由此可见,蜀军根本不是败给了邓艾,而是败给了自己,他们要么举手投降,要么不堪一击,这种状况下,诸葛亮再世又能如何?就算偷渡阴平失败了又如何?汉中在人家手里,人家稍加休整就会卷土重来,没有阴平道、金牛道,还有米仓道、荔枝道,早晚会被攻破。
〖叁〗、绵竹惨败后,成都守备空虚,刘禅在谯周的力劝下决定投降。刘禅命郤正起草降书,送往邓艾处,蜀汉宣告灭亡。总结:偷渡阴平是魏灭蜀之战中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邓艾通过这一行动成功突破了蜀军的防线,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肆〗、邓艾偷渡阴平发生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这一年,魏国实际掌权者司马昭基于蜀国国力已衰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动灭蜀之战。
OK,关于邓艾偷渡阴平灭蜀汉和邓艾偷渡阴平走了多久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